澳洲市長 為一枚台灣銅板彎腰

保羅市長(右下)自詡慈濟志工,在前往花蓮拜訪證嚴法師的火車上,特別將竹筒拿出,一一向旅客募心募愛。

獨家報導文:白思淨|照片:慈濟美國總會提供

「喀

隆~喀隆~」清脆響亮的銅板不斷地投入募款的小筒子,手持募款筒的男士不停地向捐款民眾,以英文Thank you表達感謝。在這班台北到花蓮的火車上,這位外籍男子奇怪的舉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親切地舉止和笑容,獲得乘客一一捐款的善意回應。

身材高大的保羅‧比薩塞爾(Paul Pisasale),棕髮而皮膚白皙,站在窄窄的車廂走道上,已經是非常的顯眼,再加上募款的舉動,更是令人好奇,一經打探,原來保羅不是一般的外籍遊客,而是澳洲一個城市的市長。

伊普市(Ipswich)是距離澳洲首都布里斯本約四十公里的衛星城市,人口超過十六萬人,規模並不算小,而這城市的市長,這一日在台灣的火車上募起款來,原因竟是起於一場水患。

二○一一年年初澳洲水患重創伊普市,沿著主要河道旁的房屋,因大水氾濫、衝破河堤,上百戶房舍轉眼之間便遭大水吞沒,幾乎無一倖免,而大水過後的泥濘殘破、市民的傷痛與無力面對的重建問題,在在都考驗著保羅市長。

水患後,百廢待舉的市政,在澳洲慈濟志工的協助下,增添了一股力量。澳洲慈濟志工投入清掃,在第一時間協助布拉索小學恢復運作,之後陸續展開的發放,也受到市民莫大的肯定。因感於慈濟志工付出,這一天保羅市長和市議員雪洛 (Cheryl Bromage ),特地來到台灣,拜訪證嚴法師並表達他的感謝。

彎腰 善念一個不能少

隨著高速的太魯閣號穿越一個個山洞,車廂內忽明忽暗,因傾斜式的車身設計,火車在轉彎時可不需減速,以搖晃車身的方式取得轉彎時的平衡。從第一個車廂開始募款的保羅,突然間以幾近趴在地上的姿勢,搜尋著地上的每個角落,眼光落在一個銅板上,伸長了手終於揀拾起這個銅板,黑黑黃黃的銅板毫不起眼,但保羅卻相當慎重地將它投入捐款筒中。

保羅在兩年前的水患認識慈濟時,便聽聞過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於是他向慈濟人認養一個竹筒當作撲滿,放在辦公桌上,每天投個銅板存入善念;就在搭火車從台北前往花蓮的途中,市長突然想起,這個竹筒還沒投滿,於是詢問陪同的慈濟人:「我的撲滿還沒有存滿,不知能否在火車上向乘客勸募?」慈濟人於是陪著市長到每一個車廂向乘客勸募愛心,獲得熱烈迴響。

與證嚴上人會面 表達感謝

「花蓮站,花蓮站到了!」廣播的聲音提醒著旅客到站的訊息。在飽覽東海岸的風光後,保羅市長和市議員雪洛帶著滿滿的竹筒抵達花蓮,此刻他們的心中也充滿著悸動,幾日來在台北的所見所聞,讓他們的心靈風光就如在這列火車上的一路景緻,在明暗間、在每個轉彎的過程,總是能見到令人驚喜的美景與感動。

在與證嚴法師見面的兩天前,市長便參觀慈濟四大志業,到了人文志業中心,不忘坐上主播台體驗,身為政治人物的他,開心地說:「能來體驗播報,而不再只是新聞的一部分,是件好事。」

一看到琉璃清透的佛像︱︱宇宙大覺者,保羅市長立即拿出相機拍照,開心地說:「當我看到這琉璃,我感受到愛、悲憫、與和平。」

抵達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保羅市長了解兩年前的澳洲水患時,慈濟贈予的賑災毛毯,是如何製作而成,忍不住要求要實際踩踩寶特瓶;踏著一支支的寶特瓶,保羅直說:「很不容易踩扁。」接著在分類區,又向志工老菩薩們學習資源分類,在了解資源回收過程後,市長及議員親自把紙類、塑膠等分類,很快的駕輕就熟。

環保站裡許多白髮蒼蒼的志工,讓保羅市長感動又佩服,於是拿出身上的手機,請志工為他拍照。保羅市長開心的與年長志工合影,對於這一切所見所聞,他感到不可思議:「在慈濟,人人都那麼謙卑,看不到權力,地位的分別,這裡的志工都不拿薪水,但都是那麼快樂地做,太奇妙了。」

學習付出守護貧病

在電視台、環保站之後,保羅在抵達花蓮的第一個挑戰是困難度極高的「訪貧」。

保羅在志工的陪同下來到慈濟照顧戶的家中,他先在一旁看著志工如何和鄉親互動。比手畫腳加上翻譯的幫忙,保羅抓到了訣竅,放下市長的身段,在語言不通的狀況下,和這位鄉間婦女互動了起來。

接受慈濟關懷的許女士,是以縫製指套維生,生活雖然清苦但卻婉拒金錢上的協助,甚至將喝咖啡的錢省下助人,「她犧牲自己喝咖啡的喜好,減低自己的享受,不需要喝咖啡就能生活,還把省下來的錢幫助別人,這都提醒我要效法。」保羅心中的震撼難以形容。

走入另一戶人家,「謝謝!謝謝!」的聲音不絕於耳,七十歲的劉女士看到澳洲的市長來訪,開心的接受保羅的熱情擁抱並道感謝。眼前的劉女士,必須獨自照顧九十六歲的婆婆和住院中的先生,雖然辛苦,但她告訴自己這就是責任,而且還得到模範婆媳獎;志工也長期關懷劉女士的需求,幫助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這樣的愛,讓保羅市長印象深刻,他說:「慈濟基金會不僅給關懷戶實質的幫助,還鼓勵人向上,也給了他們正向力量。」這一趟旅程,他親自了解志工的關懷鄉親的模式,不僅收穫滿滿,也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把握時間行善做有意義的事。

感動 願踏實跟隨志工

隔日在與證嚴法師會面時,保羅說:「我們以為自己做得夠多了,來這裡之後,卻發現還有很多要學。」與保羅市長同行的市議員雪洛,她的叔叔就是在兩年前的大水中喪生,而「藍色天使」的及時出現,讓她可以好好面對伊普市市民,更能處理悲傷。

「在認識慈濟以前,我的家人不多,但現在我有了這麼多的家人。」在見到證嚴法師後,雪洛感性地說出認識慈濟人後,心中所感受到的溫暖。

面對澳洲伊普市長、市議員的來訪,證嚴法師說,「他們(志工)最快樂的,就是有讓他們去做的好機會,讓他們發揮愛的互動,就是最大的鼓勵,也是最好的禮物;同時,他們也送給我最好的禮物,因為他們把我要給他們的慈濟精神,踏實的落實在當地。」

內心的許多感動雖然一時之間,無法用言語表達,但保羅表示,回到澳洲,他會繼續跟著慈濟志工,步步踏實、做就對了。

再遇水患 傾全力支持救災

二○一三年一月初,熱帶氣旋奧斯瓦德(Oswald)侵襲澳洲東南岸,造成東部昆士蘭省的幾個小鎮嚴重的災情,氣旋威力雖然減弱,還是豪雨成災,死亡人數增加到四人,還有上千棟房屋泡水,十多萬戶沒電可用,而這一次伊普市也再度受災。

時光匆匆,距離和證嚴法師見面已經四個月後了,面對的水患的問題,在這收容所的災後發放現場,保羅站上小板凳,手拿著毛毯,鏗鏘有力地說:「在台灣有超過六千位環保志工在回收資源,並且把寶特瓶製成衣服和毛毯……」對於眼前志工送來的「慈濟毛毯」,他一點也不陌生,保羅在收容所裡,為投入水患救災的慈濟志工加油打氣,並向災民呼籲環保的重要。

面對此次嚴重的水患災情,慈濟志工沒有忘記在伊普市的老朋友。第一時間,志工打包麵包、罐頭等,不需烹煮、可以馬上食用的食物,一到了伊普市便逐戶拜訪,了解受災民眾需求。志工走進一戶受災戶的家,居民掩不住心中恐懼,指著水漬位置說:「幾前天,水就淹到這裡,超過一個人的高度!」看著民眾忙著清理受災後的家園,志工連忙送上物資,溫言暖語慰勞災民的辛勞。

救災備忘錄 寫下史上里程碑

事實上,在二○一一年的水患過後,慈濟志工對當地關懷不曾間斷,回想當時保羅仍心有餘悸,「災難剛發生時,連政府都沒有面對如此大災難的救災經驗,還好有慈濟人及時趕來協助賑災。當地民眾在慈濟人的陪伴下,已經開始走出災難的陰霾。」

保羅說,大半年來,慈濟人已然成為市民的朋友,現在再有災難,朋友間就可以相互協助,一起面對。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慈濟澳洲分會、布里斯本市政府正式簽訂救災備忘錄,將慈濟納入政府救災體系,此為慈濟首度與澳洲政府簽訂的第一份正式救災備忘錄,對慈濟澳洲分會而言,是一個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慈濟人和伊普市的約定。

水患來了又去,每年的風災雨季,每次的淹水夢魘,在市政力求突破的同時,慈濟作為澳洲當地的非政府組織,正以誠信的態度、永不褪去的信心,陪伴著災民度過一次次傷痛,縱然大水無情,但人間的愛已讓社會加溫,正如保羅在收容所的高聲疾呼,重視環保!關心鄰里!愛的聲音已經愈來愈大聲,愛的行動已經愈來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