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皇說好中國故事再造假 春·又見香港訛詐布拉格影展獲獎

*2022年 8月《春·又見香港》宣傳資料造假,但大外宣一條龍服務齊全,包括售票網站。(圖片取材自網頁截圖)

文/李順瑭  編譯 |圖/編輯部

頌中國政府是一個仁慈統治者的紀錄片《春·又見香港Spring, Seeing Hong Kong Again》,近日引起關注,但並非因為其藝術高度,而是它的「偽術」高度,有傳媒監察計畫發現,該片宣傳資料中標明該片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項的「布拉格電影節」根本不存在,而聲稱參展法國坎城又譯戛納電影節,其實只是在付費即可放映的「坎城電影市場展」上播放。至於製作團隊和訪談內容亦是疑點處處,為原應唱好中國的大外宣,再次弄巧成拙。

由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創立、現為獨立的「中國傳媒研究計畫」日前以《唱壞中國故事Telling China’s Story, Poorly》為題發表調查報導,指今年5月,一套名為《春·又見香港》在法國坎城上映,與引起中國不滿、同情2019年反修例運動示威者的《時代革命》不同,片長25分鐘的《春》片,訪問的「市民」均透露對運動的不滿,他們口中的中國政府,並非專制壓迫者,而是幫助香港從政治亂象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中,復原的仁慈統治者;而「粵港澳大灣區」計畫,將有助香港繁榮,調子與中港官方立場雷同。

問題是紀錄片的數據。紀錄片團隊曾在6月1日發布新聞稿,聲稱該片在坎城影展又稱戛納電影節播映後,「觀眾鼓掌三分鐘,有人熱烈討論影片,表示感到震撼,對香港的印象煥然一新」。不過,該計畫發現,《春》片並非如《時代革命》般在主會場播映,而是在付費即可放映的「坎城電影市場展Marché du Film」上播放。

另外,宣傳稿又指出,該片榮獲「布拉格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項,甚至為觀眾加映。然而,捷克媒體Denik N和自稱是香港電影工作者的K Tse在推特發帖,指出「布拉格電影節」根本不存在,而該片放映時也只有兩人入場,宣傳照還是從圖片庫中選取。K Tse直指,「大外宣機器已經動起來了」。

該計畫的深入挖掘後更發現,該片不僅未說明製作公司,連製作班底也都是難以查找的「外國姓名」人士;即使確有其人,當事人也予以否認。例如聲稱攝製《春》片的法國籍導演列李佛瑞Benoit Lelievre,究竟參與該片製作多少實屬疑問,因為他曾在臉書表示,自2019年底離開中國後,便再也沒有回去。對於傳媒的查問,他亦一概拒絕回覆;隨後更悄悄刪除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上與紀錄片宣傳品的合照。至於疑似真正是《春》片導演的金華青或其工作室,則否認有參與該片,但又說有些「聯繫」,包括數部類似的電影,卻又不願說明。至於名列該片顧問的瑞士一個電影節資深業界人士Jasmin Bašić則表明,根本不知道《春》片的存在,但她有為金華青另一部電影《絳紅森林Dark Red Forest》當顧問,但該片在2019年時仍未完成。

負責此次調查報導的荷蘭籍獨立記者宋楷文Kevin Schoenmakers,在文中抽出整個大外宣的「一條龍」服務,由製作團隊、宣傳、參展都有,但亦有令人懷疑和造假成分。宋楷文指出,這類電影有些甚少或全無機會,讓外國觀眾看到,可能製作這些電影的,只是部分中央或地方政府官員想拿著「獲獎」影片去告訴上司:已為建立中國美好形象做好工作。

他又指出,與外國機構或獎項拉上關係亦是「外宣內宣化」的一部分,但卻符合中國主席習近平「說好中國故事」的基調口胃,但問題是,這些中國有份操作的宣傳,往往會弄巧成拙。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