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嚴懲洗產地業者 加強對業者宣導

經濟部今天(21日)說到,海關自107年10月起已陸續查獲15件洗產地案,經濟部持續與財政部、交通部等通力合作,包括海關加強查驗出口產地標示。

文:林玟玟|圖:編輯部

中貿易戰雙方互課高額關稅,有些業者心存僥倖,透過貼MIT牌等方式,替中國洗產地,經濟部今天(21日)說到,海關自107年10月起已陸續查獲15件洗產地案,經濟部持續與財政部、交通部等通力合作,包括海關加強查驗出口產地標示,經濟部嚴懲產地不實的業者,以避免我國成為「洗產地」的受害者,以致影響整體對外貿易利益。

經濟部說到,這15件洗產地案,其中11案是在課稅區及物流中心查獲標示不實,這些產品包括塑膠產品、不鏽鋼品,靜電標籤、電腦、手錶、矽二極體、試紙、機械等,還2案是在自貿區的偽產地,產品類型為燈具、蠟燭,以及2件與自行車有關,主要是海關出口報單產地申報不實。

國際貿易局已就課稅的6件偽標案件予以裁罰,其餘4件積極調查中,另外,有一件不銹鋼產品個案,則係因進口商在海關物流中心主動發現有偽造MIT產地標示,自行申請退關,因此未做處分,對於其他海關主管案件,包括自行車、燈具及蠟燭,則由海關裁罰。

經濟部表達,為向進出口業者說明政府防杜違規轉運措施、美國原產地及關稅詐欺調查等,除了與相關公協會合作辦理12場說明會外,亦透過貿易局LINE、臉書及電子報等簡要說明,再次呼籲業者勿心存僥倖,共同維護MIT的信譽及我國產業貿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