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鵬試射愛國者飛彈自爆 前飛彈營長周宇平指愛二來台已25年 需要重新檢測

愛國者飛彈2型.取自雷神公司官網
愛國者飛彈2型.取自雷神公司官網

記者宋秉忠/台北報導

中科院屏東九鵬基地今(15)日早上6點30分左右,試射2枚愛國者飛彈,媒體推測是愛國者二型飛彈,不過第一枚飛彈發射沒多久,就在空中發生自爆,閃出火花,小火焰隨後在天空四散。前愛國者飛彈營營長周宇平推論,問題應該是啟炸感應故障或推進器藥柱問題,但由於愛國者二型來台已久(民國85年陸續接裝成軍戰備),即已超過25年,系統裝備包含飛彈都需要重建與鑑測。

愛國者飛彈第一次在台灣打靶是民國90年,周宇平當時是愛國者飛彈營副營長,後來升任營長。對於上午愛國者飛彈自爆一事,周宇平表示,今早九鵬基地實施飛彈試射,報載是愛二飛彈發射的第一枚自炸,一般推論問題應該是啟炸感應故障或推進器藥柱問題,但由於愛二系統來台已久,即已超過25年,系統裝備包含飛彈的重建與鑑測是否全數完成,應予查證。

前愛國者飛彈營營長周宇平。
前愛國者飛彈營營長周宇平。

周宇平指出,就愛國者飛彈自爆的影片分析、推論,判斷系統射擊任務應是打對飛彈攔截(TBM,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課目,連續發射二枚飛彈,即漣波射擊(Ripple FIRE),這是一般對戰術彈道飛彈的射擊模式,端看現場附近有無靶彈發射即知;而一般來說,各型地對空飛彈發射後,在3秒內必須與地面裝備(戰術射控中心,ECS)建立資料鏈結,以確定雷達偵知飛彈並且鎖定可實施導引,否則即會自爆,這是系統規劃好的安全設計。

所以,周宇平就時間序看來,判定自爆是因為未獲得飛彈訊號為主因,但這仍然需要專業的判讀,射控電腦對導引資訊都會有相關紀錄(EDR),從中了解分析即可獲知問題原因,並可交原廠(雷神公司)或美國陸軍,甚至是美軍低層防衛辦公室(LTPO)實施判定,並在年度愛國者飛彈工作勤務年會中,各使用國參與時提出研討,請美軍或雷神公司說明,甚至要求實施系統改良,以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提高系統射擊成功率。

自爆事故沒有釀成其他意外,第二枚發射的愛國者飛彈也順利射出,今天的演練還分別發射雄二、雄三飛彈,過程都相當順利。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