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和平論壇下次韓國首爾見 呂秀蓮:台灣未來的第一步

獨家報導文:俞鴻樟|攝影:石雨鑫

圓山飯店舉辦為期兩天的東亞和平論壇,已經順利於今(4)天畫下句點。在歷經總共六個不同主題的座談,每位參與的主講人,都提出其專業的見解與看法。會中民主太平洋聯盟創辦人與現任理事長,同時也是前副總統呂秀蓮,針對會員對於「中國一定是動盪的來源嗎?」以及「台灣中立就萬無一失嗎?」等疑問,提出中國就在那,地圖上的中國是無法忽視的,唯有中國放棄對外的軍武擴張,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另外不只台灣追求中立,連菲律賓也在思考中立的選項。所以該論壇其實是在集思廣益,一起建構亞太區的和平區域,也是為台灣在國際間找出路。

同時,呂秀蓮與韓國、日本、菲律賓國會議員餐敘後受訪表示,日前她發起「台灣向世界宣布和平中立」公投,目前已達到第一階段門檻。但是因為今年年底有選舉而且選情複雜,為避免有心人士藉題發揮讓選舉及公投案失焦,可能明年再找適當時機推動。

呂秀蓮與韓國、日本、菲律賓國會議員餐敘後受訪。

東亞和平論壇第一天議程除了論述台灣的地緣政治,以及台灣人口的由來外,也探討美國與大陸的安全戰略報告調整。台灣對於應該採取哪些步驟,以確保美國在未來繼續支持?或是台灣要如何融入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目標,美國民主中心資深學人Stephen Byen提出他的想法與建議。

Stephen Bryen(中)
*美國民主中心資深學人
*義大利國家策略智庫I1 Nodo do grodio資深學人。

東亞是否比從前更受到威脅?由於北韓立即的核武威脅,以及中國的崛起變成各國嚴重關切的主要來源,大家相信東亞是國際緊張與潛在衝突的「熱區」。所以日本前駐聯合國大使西田恆夫,就要怎麼緩和緊張態勢,進而管理區域未來的走向,提出他的見解。他會中強調重視非政府成員,如NGO、企業、社群媒體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角色是目前趨勢,這個多層次國際結構,是由高科技發展下的全球化所推動,在此背景下要重新檢視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歷史意義。

Herbert Reginbogin
紐約州Touro Gollege Jacob D. Fuchsberg Law Center客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表示,「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之下的「預防中心行動」於2017年12月11日發表年度「預防重點調查報告」,列舉全球2018年30個可能發生衝突的地區,以及對美國利益可能代的衝擊。南海主權爭議位列8個「最高等級」風險地區之一,並把此區域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從2016年的「第二級」提升到2017年的「第一級」,認為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利益產生相當大的衝擊。

Douglas Gibson
*南非前駐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大使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永久觀察員

這兩天日本、韓國、菲律賓學者、國會議員,都提出自己國家對美國、中國、北韓的合作與威脅,這當中都是權力演化間的策略夥伴關係。所以衝突管理可以類似採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謝奕旭提出的「爭議海域的非武裝與中立化」概念,用產業、天然資源、航權、經濟區、主權與領海來處理。

日本、韓國、菲律賓學者、國會議員與會員一同參與論壇。

最後提到小國台灣面對崛起的中國時,必須知道如何創造有利的戰略環境,以及追求台灣的國家利益與政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指出,衝擊台灣戰略情勢有3個因素:美-中在此地區的互動、中國的統一策略與佈署,以及台灣內部對於跟中國未來發展關係的不同意見。

如果台灣採用中立策略,以下幾點必須被強調:中立的目標、方法、手段為何?在中立的戰略下,台灣要採用何種安全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可能反應為何?周邊國家的反應為何?參與的每位專家、學者最後個別提出台灣中立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可能發展,並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提出政策建議。

呂秀蓮說,這個會議是一個開始,南韓已決定在今年底以前舉辦第二屆論壇,菲律賓也決定明年11月舉辦,日本的朋友也願意回去商量,在適當的時候舉辦,希望每半年都有一次會議。這兩天的論壇,共有近40位國內外講者提供專業見解,會中互動、提問,激盪出多元的解決方案。大家針對議題探討還欲罷不能,由於時間已屆,只好相約今年年底韓國首爾再見,為期兩天的第一屆東亞和平論壇就此順利落幕。

呂秀蓮與東亞和平論壇會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