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圳賽格大廈連日連續搖晃 驚恐網路視頻引多方關注

*中國深圳鬧市區的地標建築賽格大廈於5月18日以來,連續三天發生晃動。(圖片取材自法新社AFP)

編譯:李順瑭|圖:編輯部

續兩日出現搖晃的深圳賽格大廈,當局繼續派專家進行檢測,至今仍未公布確實原因,最新消息指5月20日該大廈再次搖晃,保安通知高層商戶撤離。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發出安全提示,建議美國公民要避免前往賽格大廈及華強北,直至另行通知。有在大廈工作的民眾表示,早在5月13日起已經感到多次搖晃,只是在5月18日搖得特別厲害,才會被關注。

賽格大廈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5月22日大廈發生搖晃後不久,曾有人離開後,再回來將辦公室器材搬走,但目前11樓以上各辦公室樓層已經封閉,不容許任何人士進出:至於10樓以下的各商場樓層,則仍然開放。目前,賽格大廈管理處仍未接獲何時將辦公室樓層解封的指示,一切還要等待有關方面的決定。

另外,就在賽格大廈晃動的第二天,一篇發表於2001年,題為《深圳賽格廣場建設項目評析》的碩士論文,因指出賽格大廈有異常晃動等問題,被網民形容料事如神,因此突然在網上熱傳。該論文作者名為金典琦,指導老師是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子剛。

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5月20日周四回應表示,同意專家組初步調查,指晃動原因是風速、溫度和地鐵運行產生共振,造成「卡門渦街」現象。「卡門渦街」現象可導致建築物倒塌,較著名例子為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海峽吊橋,在1940年的倒塌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金典琦目前是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運營總監、深圳城安軟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被指是深圳的知名女強人。有媒體曾嘗試聯絡她,但是金典琦暫時沒有回應。至於張子剛則表示,賽格大廈這麼大一個工程,一篇論文代表不了,金典琦論文和工作有點關係,但不代表她是這方面的權威。

5月22日賽格大廈多名商戶向媒體表示,在5月20日周四中午12時半左右,在35樓、55樓、60樓等多個樓層感到晃動,他們展示的影片可見,有魚缸內的水、座地電風扇有明顯搖晃。大廈方面透露,已安排工作人員通知高層商戶下樓。

根據在大廈57樓工作的徐女士表示,早在5月18日周二大廈發生搖晃5天前,她與同事均感受到晃動,大概持續半分鐘。她指出,當時感覺胸悶和頭暈,又感到害怕。根據她提供與友人的聊天記錄和微博發文,自上周四5月13日起,她多次感受到大廈短時間晃動。

一名在40多樓工作的市民則稱,在5月18日周二前,也曾感到大廈輕微晃動,還以為有人在䟴腳。另外有在69樓工作的市民稱,由於所在樓層較高,平時受天氣影響如下雨或行雷,慣有輕微振動,所以不以為然,但5月18日周二搖晃的情況明顯,所以比較在意。

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5月19日周三在官網發出通知宣稱,由於賽格大廈5月18日周二發生搖晃,該大廈及附近人士因此撤離。該領事館已指示美國公民及在廣州的僱員避免前往該處,直至另行通知。

這名在賽格大廈57樓工作的徐姓的女子對媒體表示,「我確實是從5月13日開始就感受到搖晃,所以我就更覺得可怕了」。徐女稱,她在5月13日早上10時許感到搖晃,感到心臟會有一點點難受,然後頭有點發昏,以為是自己身體不舒服,但是有持續一段時間,不是說只有幾秒,估計有至少半分鐘,其他同事都說感覺樓在搖晃。徐女又稱,自5月13日起到18日,她感受到大廈有多次晃動,她也有發微信告訴朋友。

深圳市當局5月21日晚,發布多間專業機構檢測賽格大廈後的結果。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行的獨立連續監測結果表明,指賽格大廈的69樓震動的最大加速度,出現在5月19日13時51分,分別錄得0.045及0.044米/平方秒(m/s²),均在相關技術規程的範圍內。

與此同時,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鑒定中心,對大廈的傾斜度進行測量,結果顯示傾斜率介乎0.01%至0.02%之間,符合內地《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則調查大廈周邊的沉降情況,結果在0.00毫米至0.05毫米之間,顯示建築物沉降穩定。

深圳當局宣稱,目前大廈主體結構及周邊環境未發現涉及安全異常情況,大廈主體結構安全,產生震動的具體原因,正進一步核查中。

留下一個答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