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吃的豬肉是那來?食藥署:問題豬未檢出萊克多巴胺 政府真能為食安做把關?

示意圖/擷取自網路
示意圖/擷取自網路

獨家報導 記者楊允曦/綜合報導

農業部繼進口蛋,工廠加工成液蛋後標示不實流竄市場後,美國豬也流入火鍋店,但不論是蛋還是豬,流向都讓人搞不清楚,面對如此景況民眾怎能吃的安心呢?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食藥署表示都未檢出萊克多巴胺。

蔡政府自上台後,提出從「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黑心廠商責任」及「全民監督食安」等食安五環改革方案,結果開放萊豬、福島食品進口,所謂的「源頭控管」已嚴重跳票,再加上許多廠商標示不實,更難讓民眾相信生產管理沒問題,要全民監督食安,卻連流向都沒公布,莫非貼台灣豬標章的美國豬早已變成了台灣豬,所以找不到美豬?

雖然已知是桃園新興冷凍食品公司以美國冷凍豬前腿肉製造火鍋肉片,卻在包裝標示「加拿大(豬肉)」,但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派員稽查兩家進貨的火鍋店肉片得知,已全被吃下肚,業者也說,「我們也被騙受害!」,無獨有偶的是,台中市衛生局表示,新興製成的豬火鍋肉片,約一萬六一四三公斤銷售給台中市十五家餐飲業者,問題肉早被吃下肚了,業者也無奈表示稽查人員上門,才知是「美豬和加拿大豬組合肉」。

食藥署昨(5)日公布,重組肉片混入「美豬」,產地卻只標示加拿大或英國的問題豬檢驗結果,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食藥署對本次桃園市兩家違規肉品業者,抽驗其原料及成品檢驗,均未檢出萊克多巴胺。」食藥署表示統計2021年1月到今年9月,邊境輸入檢驗近1萬2千批豬肉,並抽驗近1萬3千件,各販售通路製造端的豬肉產品,都沒有檢出萊克多巴胺,但,前面的毒蛋和問題豬都可以洗產地,民眾真能相信政府真能為食安做把關嗎?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