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損茶器再造極致風華 鋦補、漆修與金繕

陳高登為口緣破損的青瓷茶甌加上純銀鍛造的窗花鋦補作品。

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圖:吳德亮|責任編輯:林玟玟|核稿編輯:陳曉玫

早在物質不甚豐厚的年代,兩岸民間都有所謂的「鋦瓷匠」,專門為人修補破損的陶瓷器,閩南語稱為「補硘仔」。「鋦」字在《辭海》的解釋為「鋦子,一種兩端彎曲的釘子,用以接補有裂縫的物品」。至於鋦釘,除了特殊較大的「梅花釘」外,台灣大多稱為「騎馬釘」,對岸不同省份或稱鉚釘、巴鋦子,也有「螞蝗釘」的稱呼。

可喜的是:台灣近年的鋦補工藝已從最早沿街叫喚的「工匠補」,提升為專業師傅的「技術補」,至近年由藝術家積極投入的「藝術補」,則除了鋦補,還有單純的漆藝修瓷以及貼上金箔的金繕等,將「補破陶」提升至藝術創作的層次。

三世紀南宋時間,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武將平重盛擁有一只來自中國的「龍泉窯」青瓷茶碗,後來輾轉傳到室町時代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政,不過當時底部已出現明顯裂痕,因此以將軍之尊送回中國,希望能換得另一只青瓷茶碗。不過當時中國並未找到相似作品,只能委請民間工匠精心鋦補後送回日本,使得碗底從此留有六處的鋦釘,為原本造型與釉色動人的茶碗更添風韻,反而成了評價更高,且獨一無二的絕世珍品,並因此而得名為「馬蝗絆」。目前且已成了日本國寶,珍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內。

台灣目前所知的民間鋦補師傅,以南部的蔡佩君與周伯燦兩人最為著名。而藝術補則有中國大陸非遺傳人王老邪在台的兩位嫡傳弟子蔡長宏與李國平;長年深居台中大甲的漆藝名家廖勝文則以單純漆藝修瓷見長;還有旅居上海的台灣藝術家蔡樹康,獨創金繕繪出印象派大師作品作繽紛修補。至於真正能以金繕或鋦補將破壺或破碗創作、達到傳世藝術精品境界的,則非台北的陳高登莫屬了。

蔡樹康獨創大漆調和瓦灰修補後再以大漆繪畫的印象派大師作品。

陳高登享譽兩岸與國際的鋦瓷金繕創作

原本從事的珠寶設計,陳高登卻是唯一以鋦瓷作為論文發表,而引起廣泛迴響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堪稱是兩岸鋦瓷與金繕工藝最精湛的藝術家之一。從2013年獲得臺灣文化部補助策劃「鋦月人生鋦瓷藝術展」開始,就不斷獲邀在兩岸及日本等地以鋦瓷作品舉辦個展或講座。他說作為鋦瓷的傳承者,理念就是「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鋦補師傅蔡佩君鋦補的宜興朱泥壺。

因此陳高登不以單純地將破碎殘片縫補起來為滿足,還特意添加了現代審美的新元素,使鋦瓷技藝變得更為靈活和美妙。他說鋦子在器物上成為裝飾,與器物融為一體的時候,就重生為獨一無二的當代藝術品,將逝去的器物注入二次藝術活力,讓殘缺再造風華,蛻變為比原件更完美的藝術「孤」品。他說「從缺點入手的文創,就是最厲害的文創方式」、「面對缺點不是逃避,而是美化與再造」。

細看陳高登的作品,口緣破損的青瓷茶甌加上了純銀鍛造的窗花,充滿現代元素的幾何造型為古典的茶甌更添風采。而杯身斷裂的汝窯,他也大膽以純銀與黃金創作具體的拉鍊作為縫合,精準的意象往往令人想及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理特的繪畫作品,只是陳高登延伸至立體又炫燦的境界了。

鋦補師傅周伯燦鋦補的單柄瀹茶壺。

再看他金繕的一只白色粉彩瓷杯,以大漆修補後,他特意以金箔描繪與粉彩原繪完全相同的花葉,不僅瓷杯重生,花葉且更加繽紛多彩,令人驚艷。

蔡長宏的金工藝術鋦補

同樣珠寶設計出身的蔡長宏,是中台灣知名的金工藝術家,鍛造的銀壺、銀飾、銀茶則都有頗高的評價,儘管鋦補僅是他的「副業」之一,卻有他獨特的創作思維與功力。例如我收藏的超現實陶藝名家張山的瀹茶陶壺「兔子在海邊看書」,不慎摔落至四分五裂後經過他的「藝術補」,就令人讚嘆不已。原來為了延續張山超現實的反諷意象,蔡長宏特別在以兔子為首的紅色壺蓋上,以純銀雕塑了蘿蔔、手機、刀子以及書本依序排列,他說張山習慣以壺藝作品控訴人類對生態的無情破壞,而現代文明帶來的食物浪費、智慧型手機普及造成人際疏離;以及社會充斥的暴戾之氣、電腦取代實體書籍等現象,他一口氣全部賦予具象作為鋦釘。

蔡長宏藝術鋦補的吳德亮陶燒彩繪茶盤。

至於斷裂的壺把,他除了以六枚K金螞蝗釘連接固定,還畫龍點睛地在尾端不堪鋦補碎裂的螃蟹大螯上,包覆完整的純銀,是作為身體的療傷或心靈的療癒嗎?我想起路易斯‧卡羅風行全球的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從兔子洞掉入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美麗世界,荒誕卻充滿趣味的情節引人入勝,其中第七章兔子的瘋狂下午茶,更與長宏鋦補後的超現實美學意境異曲同工,令人莞爾卻又引發無限的省思。

又如我不慎摔破的陶燒彩繪茶盤,蔡長宏就以純銀為材料,依據畫上破損的景物作具象「彌補」,例如以飛翔的一群鴻雁鋦補天空裂縫、以一隻蹲坐的貓鋦補屋頂、以窗格鋦補屋牆等,讓整個畫面又「活」了起來。

廖勝文的漆藝補瓷未加金箔卻更加自然流暢。

廖勝文的漆修、李國平的金繕、蔡樹康的漆畫修瓷

金繕一般多以為來自日本,與中國的鋦補同屬陶瓷器的修補技術,其實本源於中國,只是日本較為發揚光大罷了。金繕屬可逆的修復手段,無須像鋦補必須先鑽孔打釘,讓器皿「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屬於不可回復性質。二者全然迥異,不過一般而言,金繕修復後的器皿,耐用性較不如鋦補,可說各有千秋。

金工藝術家蔡長宏延續張山超現實美學所鋦補的瀹茶壺。

金繕在日語稱為Kintsukuroi,是將器皿的碎片或裂縫用大漆(即天然生漆)黏合後,再敷以金粉或金箔裝飾,本質上應屬漆藝的範疇。所謂「如膠似漆」,黏合的大漆乾燥後不僅牢固,還能耐酸、耐熱且防腐,尤其敷以金箔後更加上貴氣與光彩,因此深受日本人的喜愛。

金繕修補一般約費時30天,先用大漆將破裂器皿黏和,愈潮濕的環境則乾燥得愈快。因此夏日高溫高濕效果最佳,但氣候乾冷的冬日就必須再放入陰房(約30度高溫、高濕度)乾燥二日以上。

李國平以金繕修補的日本江戶時期織布燒。

接著必須以黑漆加蛋白、或黑漆加糯米粉調製成「調漆糊」,在大漆乾透後將破碎的部分填平。乾透後需費時約一週,以砂紙重複打磨漆面,每次都需陰乾兩天,再用水砂打磨出肌理效果。最後在接縫處敷上金粉或金箔,除了掩蓋大漆填補的痕跡,也讓器皿以金晃晃的線條重現風采。

在台灣,漆藝名家廖勝文則單純地以大漆修補,曾經長期旅居日本的李國平則再加上金箔成為完整的金繕作品。李國平說長久以來,金繕注重的是技術,讓破損的茶器經由大漆與金箔完美修補,不過他卻堅持,不以最後的金箔塗抹為滿足,而是希望能善用自己的人文思考,用金箔在修補完整的裂縫上繪畫。例如他會因地制宜在單純的線條上,加上花草等圖案,無論構圖與氣韻都恰如其份,讓金繕為原本破損的茶器,重生為全新而獨特的藝術作品。

陳高登以純銀鍛造具體的拉鍊為斷裂的瓷杯縫合。

旅居上海的台灣藝術家蔡樹康,則更上層樓地獨創大漆調和瓦灰修補後再以大漆繪畫,有時也加入金箔或銀箔,為金繕補器注入更多的繪畫元素,甚至還大膽以梵谷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融入,使得金繕後的茶器更添驚奇的趣味。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