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藝 風雲再起

台灣茶藝館各自呈現不同風貌,圖為台北回留茶館。

獨家報導文:吳德亮 | 圖:吳德亮 攝影 | 獨家報導1150期(4+5+6月份)

收藏不必一窩蜂,也不一定要跟著流行走,有時特別「另類」或看來十分「冷門」的收藏,由於收的人少、懂的人更少,有計畫地投入鑽研、找出其中門道,反而奇貨可居,獲利空間無可限量。

灣茶藝館最早出現於1970年代後期,由茶藝界大老蔡榮章於1976年在台北市林森北路成立「中國功夫茶館」首開風氣;當時大多以蘇州園林為依歸的茶坊格局,不僅明顯有別於西式咖啡館的現代裝潢,也為繁忙的台北人提供了新的品茗環境。後來蔡榮章在天仁集團力挺下,於衡陽路鬧區成立「陸羽茶藝中心」屹立至今,更成了培育泡茶師的搖籃。當時著名茶館還包括老字號的紫藤盧、耕讀園;詩人許露麟在公館開設、成就現代詩人聚集煮茶論詩所在的「五更鼓」;還有書畫伴隨茶香的「東坡居」、忠孝東路上的「雨香軒」、華視旁的「慕雨軒」;以及一九八六年選出第一位民進黨黨主席而聲名大噪的仁愛路圓環旁「圓穠」、已故名作家三毛生前常駐足的南京東路「茅盧藝術茶館」等各領風騷。
不同於中國盛唐時期的茶坊、茶肆,或宋代的茶邸,甚或明清迄今的戲茶館、棋茶館等;當時台北流行的茶館較重視「茶藝」精神面,從有形的茶器、茶法、茶儀,至品茗環境與擺飾陳設,到無形的茶香或人文氛圍等,共同交織而成的品茶境界,成了台北茶藝館最迷人的特色,因此很快就在全台造成流行,並帶動了本土藝術家茶器創作的風起雲湧。以台中市來說,在茶藝館最興盛的1980年代,就有200百多家大大小小的茶館群起爭雄,盛況可以想見。

屹立中壢30年的友竹居大型園林茶館。
屹立中壢30年的友竹居大型園林茶館。

可惜單純以茶藝為主的茶館在9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幾家大型餐飲企業,以複合式茶館型態,結合當紅的泡沫紅茶、珍珠奶茶、精緻餐飲、或下午茶文化等,推出連鎖店續領風騷;至於商圈內的傳統茶館,如非擁有強烈特色,幾乎毫無生存空間。
弔詭的是:茶藝館沒落的主因,並非喝茶人口減少,而是茶藝已經走入家庭,喝茶人口不減反增、且越呈年輕化的走勢。學茶人數也不斷增長,除了私人茶藝教學的崛起,官方或人民團體、宗教團體甚或大學相關系所,也不斷廣設茶藝班推波助瀾,如台北市社教館或各地方農會等。台灣由「陸羽茶藝中心」舉辦的泡茶師考試已持續十多年,取得民間頒證泡茶師或茶藝教師資格的早已不下數百人,影響所及,近年中國大陸官方推動的「茶藝師職業證照考試」也愈趨熱門。今天在台灣,家家戶戶大多備有茶品與茶具,茶壺收藏且取代了傳統的酒櫃,茶藝館不再是喫茶的唯一選項,式微自是難免。

當代台灣茶藝的呈現不再限於茶館,圖為陶藝家鄧丁壽工作室。
當代台灣茶藝的呈現不再限於茶館,圖為陶藝家鄧丁壽工作室。

所幸2005年以來,隨著兩岸茶藝交流的日漸頻繁,以及台灣茶業的興盛、台灣茶器風靡對岸等因素,來台找茶、喫茶的遊客大幅成長,加上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中華茶文化學會、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泡茶師聯會、會心茶集、中華方圓茶文化學會等茶藝團體的蓬勃發展,台灣以各種型態出現的茶藝館再度風雲再起。
面對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無所不在的今天,茶藝界也不斷推陳出新、全面應戰,純粹以品茶為主的茶館幾乎不見,除了開放網路或手機充電已成共識,再推出精緻美食,或茶品與茶器的推廣販售,甚至提供藝文展出、書法或茶藝教學、親子同樂、大型會議等多重複合型態,而日本抹茶道與煎茶道的注入,也讓喫茶空間更加熱鬧繽紛。
而茶藝的呈現也不再限於茶館,陶藝家們開始在工作室廣設茶間,甚至古蹟建物、服飾店、旅館民宿等,都可見到茶藝的相關氛圍,明代文士茶品茶、賞器、吟詩賞畫的風氣也更加具體。例如鹿港老街上的「彰化縣茶藝協會」,吸引遊客目光的不僅是傳統三合院的老厝風華,山門上隨時配合時事而更換的對聯更令人拍案叫絕,不僅多了一份文化情懷,更讓人感受台灣高度民主化帶來的多元聲音。

台中新社的又建一炊煙茶館。
台中新社的又建一炊煙茶館。

以台北市永康商圈為例,捷運東門站通車後,商圈內的茶文化相關產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崛起。短短兩條街加上縱橫其間的大小巷弄,包括茶莊、茶館、茶器、茶人服、茶書店等合計至少超過五十家,成為台灣發展最快速的茶文化一級戰區。
涵蓋永康街、麗水街以及部分金華街,貫穿兩條平行街道之間的大小巷弄,彷彿彼此緊緊牽繫的千絲萬縷,為整個商圈注入源源不絕的嫵媚與繽紛。幾乎所有店家都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亮眼的設計裝潢,讓人忍不住想入內探個究竟。就連有機食品、骨董店、精品服飾、畫廊等,也往往看得到雅致擺設的漂亮茶席,這是其他商圈所沒有的特色,行人或遊客總能在擁擠的人潮與時尚的櫥窗之間,感受濃郁的文化氣息,以及空氣中瀰漫的淡淡茶香。
為了一探飄香近40載的台灣茶藝,兩年來我背著相機拾起畫筆,從南到北造訪了全台共81間最具特色的新舊茶館,深入探求其背後的茶文化與茶精神。傾聽來自不同領域、背景迥異的茶館主人們娓娓述說各自對茶的熱情、理念與堅持,以及茶館的掌故與變遷等。每一間茶館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程,這些故事默默的打造出台灣茶如今耀眼奪目、享譽全球的成就;更讓你我在餘韻繞喉的清香中,看見台灣驚人的文創實力。

115014601 〈編按:以上內容摘錄自吳德亮2015年出版之《台灣喫茶》,由聯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