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家具王國榮光 台灣木藝產業向前行

臺北科大設計學院前院長蔡仁惠(左一)、立法委員江啟臣(左二)、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左二)、永豐餘總裁何壽川(右三)、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主任楊明津(右一)於文創園區模型簽名並完成合作儀式

獨家報導文:吳永佳 | 圖:台北科技大學、楊明津 | 獨家報導1145期(9月份)

台北科技大學與永豐餘集團,以文創產業的概念於台中攜手成立「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它未來不僅將成為年輕人的創新、創業基地,更期望能再次帶動台灣木藝產業發展,風華重現!

「甘唔影?北科大要來豐原教木藝!」去年初,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翻閱報紙,看到一小則報導,內文敘述一位木工老師傅張茂秋感慨台灣木工凋零、產業外移,發願成立一間「木工大學」,傳承白髮木作廠的技藝。姚立德訝異於老師傅懷抱的宏遠夢想,也被此則小新聞所感動,他心想,北科大的前身是創立於一九一二年的「台北工業講習所」,其中的木工科堪稱台灣木工正規教育的開端,學校更應肩負起對台灣木藝產業的責任與期待,於是暗自許下為張茂秋實現「木工大學」的心願。

打造年輕人創業基地

因緣際會,永豐餘集團總裁何壽川輾轉得知姚立德籌劃開辦木藝課程,竟慷慨的無償提供兩萬多坪的永豐餘豐原紙廠土地和廠房、協助園區修繕與增購機械設備,並將進駐北科大的專業師資,以文創產業的概念攜手成立「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規劃設置木藝產業碩士專班、成立實習教室、推動木藝相關產學合作計畫,並將匯聚木藝相關產業在此成立設計研發中心,可協助微型木藝公司的創新創業,或創意設計的工程檢討、小量生產、展示試銷和量化行銷。
永豐餘這東風,等於是產學合作,促使了此一偉大計畫的實現。
談回到北科大的角色。百年來北科大一直是國內木工技藝教育之首,工業設計系下分設「家具與室內設計組」,以家具材料結構、製造技術、木工實習與設計為核心課程,培育多位國際木工技能選手,並累積了大量的木藝與創新設計資源。

木工老師傅傳承木藝
木工老師傅傳承木藝

姚立德不捨木工技藝走向黃昏產業,去年於設計學院內成立木工廠,並認為木材加工、漆藝與木工機械產業為台中豐原地區三項產業特色。「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的出現,正好可以傳承台灣的木藝,並取法北歐木家具的創意精巧,賦予台灣木作工藝新生命,同時,更可規劃為年輕人的創業發源地、木工用精密機器生產基地!
而台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副教授楊明津,則是此文創中心成立的幕後推手,畢生致力於木工藝的他表示,台灣創新設計教育蔚為主流,年輕學子的創意頻頻在國際舞台上發光,欣喜的背後卻也顯現市場定位、成本競爭、行銷通路的價值鏈環節出現瓶頸,以致於創意設計未能商品化而融入生活;文創中心的成立,不僅是接軌木藝技術的世代斷層,更是在落實創新設計商品化,創造台商返鄉投資木藝產業的有利條件。

學生於北科大校內工廠製作木製品
學生於北科大校內工廠製作木製品

重現豐原木藝聚落風華

台灣區玩具暨兒童用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國棟則感性訴說,「豐園聚落北科大木藝文創中心」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木藝產業緊密連結,許多木工廠老闆聽到北科大即將南下協助產業時,興奮叫喊:「甘唔影?台北工專要來豐原教木藝!」。
更多的木藝第二代期待的是能學習更好的技術與創造附加價值,讓家族事業更上一層樓。例如「亞梭傢俬」與「亞得屋檜木家具」雙品牌已與北科大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將透過兩岸三地一百四十家門市的推廣,將豐園聚落設計製造的商品和理念行銷全球。
何壽川所渴望的,則是重現豐原風華。他表示,三十多年前的永豐餘造紙豐原廠富庶繁榮,然而隨著木工產業逐漸外移,產能較小的豐原廠停工並改做資材存放之用,現與北科大合作成立文創中心,讓老師傅的手藝得以傳承,未來也將陸續成立手作工坊、技藝大師講座、紙藝及木藝DIY、親子桌遊DIY,並規劃紙木知識、木業歷史等各類型展覽,提供一般民眾參觀體驗,這些都可望活化廠區、帶動地方發展!
回顧台灣木藝發展,在國際上曾經享有「家具王國」的稱譽,木工工業技術極具競爭優勢,技職教育也培養技藝精湛的木工選手為國爭光;只是傳統產業遭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快速外移到低工資的中國或東南亞國家,台灣木工工業技術人才幾乎斷層。
但這段期間國內創新設計也漸成主流,年輕學子的創意在國際設計舞台上發光發亮,欣喜的背後卻也令人擔心,創意設計是否產生經濟價值,畢竟年輕人豐富的創意將是未來木藝產業重要的軟實力,這些創意新苗必須在木工技藝的土壤裡孕育,才能茁壯開花結果而生生不息。因此,培育木工工業技術人才乃是當務之急。

傳統技藝注入創新設計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楊明津列舉國際間一些手工技藝創新設計與手工技藝結合商業的實例,也許我們可自其中得到某些啟發。
一九九一年楊明津拜訪丹麥哥本哈根貝拉中心(Bella Center),其中一家公司的設計師自豪一張椅凳設計(圖一),椅框與支柱的接合技術係應用木材收縮膨脹的特性,取得四十八國的專利並獲得很好的銷售量。丹麥家具設計大師漢斯威格納(Hans J. Wagner)知名的Y-Chair,其設計概念源自於丹麥國家海洋博物館(Danish National Martime Museum)所陳列縮小模型的明式圈椅(圖二)。
探索世界博物館歷經千百年淬煉的人類智慧結晶,將是最珍貴的創新靈感來源,例如葡萄牙古老木製砲台採用木材與金屬的結合技術,可以承受很大的荷重(圖三),也許就能轉化成為需承受高荷重的書櫃或坐具類的創意來源。

114502601新科技帶來更多可能性

可別以為,木藝產業還停留在老師傅手工藝的階段!環保意識抬頭,全球開始重視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的評估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檢驗,台灣也積極推廣植物油、礦物油、水性漆、生漆等天然塗料技術;此外新科技崛起,楊明津特別提出近年熱門的3D列印機、木材熱處理與曲木加工等三項技術,對於木藝產業的衝擊。
一九八六年美國3D Systems推出立體光固快速成型設備(Rapid Prototyping, SLA),快速成型技術進入實用階段。目前已有十幾種不同方法,其中立體光固快速成型是使用最早與廣泛的技術,發展到今天已成為熱門的3D列印機技術。一九九八年北科大購置美國3D Systems快速原型設備,藉此原型轉化成快速模具,完成少量生產樣品參展,精確度與功能性頗佳,只是設備造價高,所需光敏樹脂與雷射器都是昂貴耗材,木藝商品少量生產無須快速原型設備,這項技術也較難實現木材天然質感與紋理之美。
一九三○年歐美各國陸續進行研究工作,木材熱處理(Heat-stabilized wood)技術逐漸成熟而受到重視,直到一九九○年代開始成立商業化經營模式,如芬蘭Thermo Wood以水蒸氣做為媒介,荷蘭Plato Wood使用水蒸氣與加熱空氣的混合方式,法國Rectification Wood以N2、CO2等惰性氣體做為加熱媒介。
近年來,台灣與大陸也進行木材熱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投資。木材熱處理具備以下優點:一、提升木材防蟲防腐和耐候性。二、提升木材的尺寸安定性。三、針葉樹材表面顏色變深類似闊葉樹種色澤。四、無化學藥劑,友善環境且減少對人體的危害。五、提高小徑木的應用價值。楊明津做過數次實驗,熱處理確實具有尺寸安定性的優點,但可能同時也失去木材調節室內濕度的優點。
曲木加工技術關鍵在於加熱與加壓的條件與方式,傳統熱燻曲木加工技術使用火焰直接加熱傳達到木材組織,托納蒸氣曲木加工技術透過蒸氣加熱改善彎曲效果(圖四、五)。現今科技所使用的曲木加工技術則應用壓縮木材(Heat-stabilized Compressed wood)技術,其方法是木材先蒸氣加熱軟化細胞壁的狀況縱向加壓,木材必須使用堅固護套包覆以防止加壓時產生木材彎曲,當木材冷卻乾燥後,木材不再恢復原先的長度,同時可長期保持其可彎曲特性。
二○○三年義大利公司註冊商標Bendywood沿用此專利,生產「易彎木」行銷全球 ,強調其生產以熱機械處理(Thermo-mechanical Process)而無使用任何化學物質。樹種有山毛櫸、梣木、櫟木、槭木、櫻桃木、胡桃木,沿木材長度壓縮量約為百分之二○,「易彎木」厚度十公釐可以彎曲一百公釐的半徑(圖六)。

產業遍及家具、玩具、文具等

過去傳統家具產業在大溪、鹿港、台南等地形成聚落,台灣曾經是代工木製家具外銷的家具王國,木工工業技術極具競爭優勢。現在面臨人才斷層窘境,若是技職教育更重視木工工業人才的培育,台商返鄉能傳承過去的經驗,並整合產官學研的資源與能量,扎根台灣的木工工業技術,則未來前景依舊一片看好。
木藝產業包括家具、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台灣中部是木材加工、木工機械、漆藝的產業聚落,未來若能結合年輕人的創意設計,台灣的木藝產業將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