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點茶東傳日本800年 以當代知名在台崛起

日本京都建仁寺之榮西禪師茶碑。

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圖:吳德亮|責任編輯:李婉晴|核稿編輯:邵威

宋代點茶東傳日本後發揚光大成為「茶道」,反觀中國自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1391)改唯一散茶至今,已足足斷層629年,不僅明清以降後繼無人,今人也只能從日本茶道中探索、猜測或學習日本改良後的茶道點茶法。因此近年有識之士特別推動「茶藝復興」,將「茶粉」點茶歸於宋代點茶,而瀹茶或煮茶所出之茶湯點茶,則定位為「當代點茶」以示區隔並在全台開啟風潮。

開中國數千年來的品茗歷史,先民從最早把茶「生採藥用」或「熟煮當菜」,以晴天曬乾、雨天醃漬等無採製的「吃茶」方式。到唐代中葉蒸熟並緊壓成團的「團餅茶」,使用時搗碎、磨粉、沖水、拌勻後品飲的「烹茶法」,至宋代改為茶末置入茶盞,以沸水注入加以擊拂,產生泡沫後再飲用的「點茶」法。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成為唯一「貢茶」,散茶成為主流,不再如唐宋將茶葉碾成粉末,而直接抓一撮茶葉入壺,並以開水沏泡飲用,稱為「瀹茶法」又稱「撮泡法」流傳至今。

日本茶道所用茶筅+廖勝文漆藝天目盞+日本昭和年間之盞托(右)與當代茶筅+白勝宇鳳翔盞(左)。

儘管根據記載,唐德宗貞元21年(西元805年),就有高僧最澄將茶葉傳回日本,但日本茶道的正式發源應在十二世紀:一般認為,宋代浙江餘杭徑山寺圍座品茶研討佛經的「茶宴」,就是今天日本茶道的濫觴,由當時日本遣唐使之一的佛教高僧榮西禪師,1191年間自中國禪宗(臨濟宗)引進抹茶,將徑山寺茶宴與抹茶製法,傳回鎌倉幕府時代的日本,被尊為日本「茶祖」。

李國平復刻宋代茶筅以鄧丁壽手作龍鳳盞點出泡沫細緻之茶湯。

此後再由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等發揚光大,很快就發展出日本獨有的風格與流派。最著名的是桃山時代的一代宗師千宗易,不僅先後擔任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的「茶頭」(事茶人),還榮獲正親町天皇御賜「利休」居士封號,地位極為尊崇,普遍被譽為日本「茶聖」。

日本茶道直接以抹茶粉放入茶碗注水,並用茶筅擊拂攪拌後飲用。

儘管千利休後來因得罪豐臣秀吉,而於七十歲之齡遭命切腹而歿,但茶道並未因此沒落,反而經由他的孫子千宗旦發揚光大,將千利休質樸、靜寂、誠摯待客的茶道徹底化,且明確提倡「茶禪一味」,奠定了日本茶道屹立不搖的基礎,並在今日閃耀國際舞台。

中國宜興陽羨茶文化博物館復刻的宋代團餅茶。

日本茶道與宋代點茶之同異

不過,宋代茶葉形制為類似今日普洱茶緊壓成形的「團餅茶」,以印模壓製為圖樣精緻的龍鳳團餅,點茶前必須先碾成粉末再置入茶盞,以沸水注入加以擊拂,產生泡沫後再飲用。日本茶道則是直接以抹茶粉放入茶碗注水,並用茶筅擊拂攪拌後飲用。

日本靜岡縣金谷茶之鄉博物館矗立的榮西禪師像。

再者,日本茶道與宋代點茶所用茶筅也明顯不同:始於北宋的茶筅係由一截竹筒精細切割而成,用在點茶過程中攪拌茶湯,使茶與水均勻混合;正如明代朱權所著《茶譜》所說「匙茶入甌,注湯筅之,候浪花浮成雲頭、雨腳乃止」。由於以茶筅擊拂茶湯可以獲得較好的點茶效果,使茶湯出現當時文人推崇的白色「湯花」,如元代李德載《贈茶肆》陽春曲所述「噴雪浮甌面」;還可保持較長的停留時間稱為「咬盞」,因此在「鬥茶」興盛的北宋中期取代了原有的茶匙。

李國平近年不斷四處推廣他的當代點茶。

宋代茶筅今天雖無留下任何實體型制,但卻有圖鑑可參考:如南宋末年由審安老人所繪的《茶具圖讚》,就收錄了十二種宋代點茶器具流傳至今。有趣的是以宋朝官制為各茶器冠上不同官職,如烘乾的「韋鴻臚」、茶臼的「木待制」、碾茶的「金法曹」、研磨的「石轉運」、瓢水杓「胡員外」、篩釋茶粉的「羅樞密」、茶盞的「陶寶文」、漆器茶托的「漆雕秘閣」、掃集茶渣的「宗從事」、湯瓶的「湯提點」、茶巾的「司職方」等,所謂「願與十二先生週旋,嘗山泉極品,以終身此閒富貴也」,堪稱古人品茶的最高境界。

台灣陶藝名家鄧丁壽燒造的龍鳳盞作品。

從南宋圖讚模擬宋代茶筅製作

十二先生之中的「竺副帥」,即當時點茶所用的茶筅,可惜宋代點茶法至明太祖「廢團茶而為散茶」後,就逐漸消失在中國的舞台,反而在東傳日本後發揚光大為「茶道」風靡全球,所用器皿也不斷改良,對照《茶具圖讚》的圖譜細看,今天日本抹茶所用茶筅可說大不相同,長度尺寸也明顯小了一號,多以種植三年的竹子為原材料製作,上部細長竹條稱為「穗」,一般薄茶需要穗數更多的茶筅進行擊拂,濃茶則相反。至於失傳的「竺副帥」,按《大觀茶論》的描述應為「茶筅以觔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疎勁,本欲壯而未必吵,當如劍瘠之狀。蓋身厚重,則操之有力而易於運用;筅疎勁如劍瘠,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只是近年有人按圖譜製成平面如笏版,真實面貌卻無人可以說得準,未免遺憾。(註:有學者考證說『副帥』係取竹制茶筅『拂甩』同音而名)

宋代以天目盞點茶所出茶湯(右一、二)與當代點茶以龍鳳盞所出茶湯(左一)比較。

旅居日本多年的漆藝茶則名家李國平,近年不僅矢志復興宋代點茶,更希望結合點茶與現代瀹茶的精神,倡導並推動「當代點茶」。他先深入探究宋徽宗趙佶所著《大觀茶論》,認為點茶的步驟應先將末茶置於茶盞中,夾少量開水「調膏」、再一邊注入水、一邊以茶筅「擊拂」,且注湯、擊拂七次。

接下來,點茶器具當然也務必考究:先模擬審安老人所繪圖譜,再參考日本南九州、沖繩等地傳統祭典所用之大型茶筅,從平面、立體到握柄的如意圖案等反覆推敲試驗,終於製出了他心目中「應該如是」的宋代茶筅,再大費周章請漆藝名家廖勝文塗裝,甚至大膽以脫胎漆器製作天目茶盞,將《茶具圖讚》的「陶寶文」與「漆雕秘閣」合而為一,盡量達到宋代點茶的精神境界。

南宋末年審安老人所繪《茶具圖讚》中的「竺副帥」與李國平模擬所製茶筅。

不過李國平也坦承:中國點茶文化自明洪武24年(1391)廢團茶至今已足足斷層629年,不僅明清以降後繼無人,今人也只能從日本茶道中探索、猜測或學習日本改良後的茶道點茶法。因此特別將「茶粉」點茶歸於宋代點茶,而瀹茶或煮茶所出之茶湯點茶,則定位為「當代點茶」以示區隔。

宋代點茶與當代點茶之同異

當代點茶強調的是已經出湯的茶湯,且不限綠茶,所有六大茶類包括烏龍、紅茶、白茶、黃茶甚至黑茶皆可「點」之。由於現代撮泡法均為茶壺出湯、至茶盅再分茶到杯中飲用,因此傾向以「有流口的盞」取代宋代建盞或日本茶道的茶碗,直接點完分茶到杯中,也可用湯勺取沫餑分茶。

台灣陶藝名家林永勝的龍鳳盞與茶缽作品。

深入鑽研古籍圖鑑,李君發現上古時期先秦禮器之一的「匜」,原本用於沃盥之禮,在祭祀典禮前用匜盛水為上位者洗手所用,匜最早出現在西周中後期,形制類似於現在的瓢,前有流,後有鋬(柄),為了防止置放時傾倒,匜的底部大多帶足,至元代後演變為分酒之用。李君則從歷代出土的文物「鳳頭柄匜」至「鳳翔盞」中,發現器形特別靈秀飽滿,柄為空雕琢鳳頭,整器線條流暢且繁簡得當,特別委請鄧丁壽、陳正忠、李仁嵋、白勝宇、白郁民、林永勝、巫彥霖、廖國華等當代陶藝名家,參考歷代出土名器,各自燒造風格大異其趣的鳳翔盞,期盼拋磚引玉,作為當代點茶分茶之用。

台灣陶藝名家李仁嵋的龍鳳盞作品。

果然以同樣的綠茶研磨成粉,在日月潭遊船以李君及日本茶道兩種茶筅「打」出來,無論泡沫細緻、湯花咬盞與茶湯甜稠度都大不相同,李君模擬手做的「竺副帥」明顯完勝,直追南宋大詩人陸游「晴窗細乳戲分茶」的詩境,雖不中,亦不遠矣。

為推廣「當代點茶」理念,李君除了在台四處演講教學、做茶筅與鳳翔盞的使用示範,也在近期成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之「中華點茶文化藝術推廣協會」,期盼點茶文化美學融入現代生活,落實點茶文化傳承,向下培育推廣,我們且拭目以待。

1條評論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