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寬/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
政府多年的新南向政策,好像成效不彰,因為東南亞有泰、越、馬、緬、寮、印尼、柬埔寨、那麼多國家,文字是溝通橋樑,可是卻常出現「有溝沒有通」、「有看沒有懂」的窘境,幾乎每次看完都快抓狂似的!
話說FB剛跳出了七年前的今天(2018年5月22日),我的一位在靜宜大學觀光研究所拿到碩士,非常優秀的越南同學,年輕有為,溫文有禮,更重要的雖然他是越南人但是很認真,華語很流利,寫的碩士論文,你決對看不出來是越南人寫的,當然不敢ㄧ竿子打翻ㄧ條船,說臺灣同學可能寫不過他,不信你看我説了之後,一定馬上就會被臺灣同學轟出去,那老命就不保了,還是千萬要小心一點爲妙!
這位同學自己也已經在越南經營一家旅行社,生意、商譽都很好,算是很成功的旅遊業者。有時他會在FB發布訊息,爲了鼓勵他,我都會看了之後適當的按讚 、大心 、驚訝 等的回應,甚至幾句鼓舞的話(當然一定不會是越南文),送暖鼓勵。
可是FB無遠弗屆,這次可能他是在跟越南的網友分享或傳達訊息,如果也按讚,未免太鄉愿了吧?加上我就是這麼好奇,很想知道他到底是在說什麼東東,於是就借助FB的翻譯服務,結果看了之後突然覺得很訝異~我,到底是那一國人啊?越南文我不懂,情有可原;可是怎麼翻譯成中文後,我更看不懂?我是「中文」人耶!

啊,不對、不對,説錯了,抱歉!抱歉!小心等一下會被揍!應該是説,我是講中文,懂華語的臺灣人,請教大家,這樣對嗎?安全嗎?真傷腦筋⋯⋯餒?最後FB還好意思要我幫他評翻譯的分數,並請我點按五個星中,給評幾分?你説要怎麼評呀?他翻譯的中文內容,不好意思說是詞不達意,是我自己看不懂,能怪説就是他翻譯不好嗎?評分不下去啊!怎麼辦才好啊?真的又快抓狂了!

哈哈!笨蛋,問題就出在你自己啦!乾脆拜託臺灣國的人趕快發明「臺文」,來跟「中文」匹敵較量,好讓大家有所適從。可是這樣説也不對啊,不只我們靜宜大學有設,就是很多大學不也都普設有「臺文系」了嗎?啊!不對、不對!進去系網頁一看,結果發現竟是「臺皮中骨」,臺文系的課程名稱雖然都冠「臺灣」兩字,如臺灣史、臺灣文學、臺灣戲曲、臺灣語言學等,但從老師到講義,終究還是中文啊,怎麼辦?
其實我過去常接僑生班的「歷史與文化」課,大學部除了中國、日本學生外,也有很多東南亞外籍生,雖然這些學生都已經通過僑委會和靜宜大學的嚴格遴選才入學,照說華語能力應該都在中等以上,然而每年卻總是會遇到少數幾位同學,當我規定要寫期中報告或學期考試時,就會愁眉苦臉地跟我說他的華語不行,怎麼辦?有的還乾脆不客氣問説可不可以用他們國家的語文來寫報告或做答?
我想「西向」才ㄧ國,容易應付;可是「新南向」你知道幾國嗎?起碼東協就有十國,我問說你是那一國來的?有説馬來西亞、有說印尼、有説緬甸,還有說是越南來的。大家應該都多少去過東南亞旅行過,應該也瞄過這些不敢領教的路標、招牌及菜單等的文字,有像一連串柑橘的緬甸文、也有像一堆蚯蚓的泰文、馬來文、印尼文,還有像照片中的越南文,如果要當好老師,都投其所好,那不就更抓狂,更累死我,乾脆直接就舉白旗投降算了。還好華文流利的僑生到底還是佔多數,於是只好苦口婆心,勸少數幾位華文不靈通的同學,能利用來臺灣進修深造的寶貴機會,好好努力學習華文。
我也發現最近很多電視台有臺語新聞、臺語論壇、臺語教學及歌唱節目,不寫字幕的話,聽起來還很熟悉、親切,覺得我們是同一國的,但一寫字幕,卻發現竟是「臺皮中骨」,情況更嚴重,例如明明清楚不過的「每天ㄧ字」,竟寫成「逐工ㄧ字」、「叫客」寫成「抉客」,看了忽然感覺我在臺灣是白住了一輩子,臺語用中文寫出來,我看比學好外文還難上加難,怎麼辦呢?
所以我想如果,我是說如果喔!如果東南亞各國,甚至整個亞洲也都被「統一」在中文底下,我是說「中文」,可不要聽錯是「中國」喔,雖然我不是統派,本文也無關統、獨問題,但相信如果東南亞,甚至整個大亞洲都能統一在「中文」語言之下。屆時文字同、文化通、那麼就不只是新南向而已,就是連西向、北向、東向也都會溝通無礙,更不會因為語言不通,溝通障礙,而有「心難向」在一起的困擾,以致讓大家抓狂囉!
我,到底是不是在痴人說夢話啊!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