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金門巡檢司

文: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圖:王宏男博士提供

檢司一直是早期重要海防軍事要塞。《金門縣志》指出:「金門歷代建設,於明為盛。然一衰於倭寇之焚掠,再衰於清代墮城之毀舍,年煙代遠,漫草荒煙,有難為稽考者矣。」各類文獻均顯示,明朝洪武年間江夏侯周德興即在今舊金城設立一千戶所,以及五座巡檢司城,其中巡檢司城分別位在峰上、田浦、官澳、陳坑及列嶼,每司「弓兵」約百人,濱海巡檢司配船隻二艘巡行海上,一直到明中葉軍務漸弛才陸續裁撤。

林焜熿表示,「沿海巡檢弓兵較舊額裁減大半,嘉靖42年(1563)金門各巡司僅餘弓兵十二名。」許志仁在〈明代海禁政策下的金門及其海域〉描述更為清楚表示,「嘉靖39年(1560年)將弓兵裁為七十名,後又改為二十名,42年(1563年)時為十二名……。」即軍事重要性隨數量遞減,不再重要。

碩果僅存二座巡檢司城,峰上巡檢司(左圖)、田浦巡檢司「觀日門」(右圖)

建築巡檢司城目的?許志仁指出,「巡檢司駐守弓兵之功能在維持城內治安,本質上則非衛、所『軍戶』。戌兵平時守城、屯田,遇有征伐再行提調。」巡檢司城規模相較千戶所小,但地理防禦位置同等重要,對於防範敵寇入侵具非常重要守衛功能。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的幕客鄭若曾在《鄭開陽雜著》亦有相似說法,「四月東南風汛,番船多字粵趨閩而入海……料羅、烏紗,乃番船等候接濟之所也;附近有官奧、金門哨守之兵,若先會兵守此,則又不敢以泊此矣。」即基於禦倭軍事考量。

再則,明初海防政策?據陳炳容表示,「大體上是依照方鳴謙所提策略來規劃的,而浙閩二省的防務,分別由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所完成。其剿禦制度可分成二重,沿海的烽堠、墩台星羅棋布,負責瞭望偵查,傳達警息,配合巡檢司和衛所的城防築壘所組成的防禦體系。海上並有水寨及衛所巡哨的水軍所組成的打擊網,嚴密剿禦制度,可以先禦敵於海,繼擊之於岸,再殲敵於城堡下,有效降低倭寇為患的可能和受害程度。」

《福建運司志》〈浯州場圖〉,明初五座巡檢司及千戶所位置圖

至於當時沿海衛所與巡檢司數量?得知沿海設有44個巡檢司。據《金門縣志》得知,「洪武21年(1388)冬,湯和再度巡視閩粵,時福建沿海已完成了海寧、鎮海等十一個衛城和金門、中左(廈門)等十三個千戶所城,另築有44個巡檢司和二百個烽堠,形成衛、所有城,巡檢司有寨以及烽堠連綿的防衛體系。」配置的部分,林焜熿表示,「明初時置有巡檢司一員(從九品)、司吏一員與百名弓兵,工食名皆七兩二錢。」

《福建運司志》〈浯州場圖〉,明萬曆年間五座巡檢司及千戶所位置圖

除此之外,千戶所與巡檢司規模多大?千戶所最大有630丈,巡檢司以峰上及烈嶼最大180丈,陳坑最小僅95丈。據《馬巷廳志》與《金門縣志》得知又以金門鎮城規模最大。「在浯洲嶼(今舊金城),北阻山,東、西、南阻海,明洪武20年,江夏侯周德興造,周630丈,高二丈五尺,窩舖三十六,為門四,各建樓其上,西、南、北月城三,城外環以濠。永樂15年,都指揮谷祥,增高城垣三尺,並砌西、北二月城。正統8年,千戶陳旺,曾築四門敵臺,萬曆17年毀。清康間重修,設總兵駐。後因墮城毀舍,人煙稀少,乃移鎮後浦,城逐漸廢。」始建年代礙於各家說法不一,且差異甚大,為免陷進異言堂裡就不在此贅述,以下將逐一說明各巡檢司城。

表 1 五座金門巡檢司城比較

巡檢司城 併司裁格 規模 配置員額 位處 變遷 毀壞 圮廢
峰上(金湖鎮) 萬曆9年 存三十八 名 周一百八十丈,基廣一仗一尺,高一丈七尺,窩舖四,門一 從九品巡檢司一員、司吏一員、弓兵一百名,嘉靖39九年改為七十名,再改二 十名,四十二年,只留十二名 十八都 舊從南安蓮河徙此,後改移下店 1663年 2013年已復建
田浦(金沙鎮) 萬曆9年併司裁革 周一百六十丈,基廣一仗,高一丈八尺,窩舖四,東西門二 從九品巡檢司一員、司吏一員、弓兵一百名,嘉靖39年改為七十名,再改二十名,四十二年,只留十二名 十八都 舊從安溪源 口渡徙置 1663年 2011年已復建
官澳(金沙鎮) 萬曆9年 存三十二 名 周一百六十丈,基廣六尺五寸,窩舖四,南北門二 從九品巡檢司一員、司吏一員、弓兵一百名,嘉靖39年改為七十名,再改二十名,四十二年,只留十二名 十七都 清朝移駐踏石(踏石巡檢司,向在金門金山宮,乾隆13移駐馬家巷) 1663年 圮廢
陳坑(金沙鎮) 萬曆9年 併司裁革 周九十五丈,基廣一仗,高一丈五尺,窩舖四,門一 從九品巡 檢司一員、司吏一員、弓兵一百名,嘉靖39年改為七十名,再改 二十名,四十二年,只留十二名 十八都 舊從晉江石井徙置 1664年 2021年擬復建
列嶼(烈嶼鄉) 萬曆9年 存一十九 名 周一百八十丈,基廣一仗一尺,高一丈七尺,窩舖四,門一 從九品巡檢司一員、司吏一員、弓兵一百名,嘉靖39年改為七十名,再改二十名,四十二年,只留十二名 二十都 舊從澚頭徙此,清朝移往石潯 1662年 圮廢

規模由於丈量說法不一,以《馬巷廳志》規模為準;變遷與併司裁格參考薛惠兒

一、金湖鎮:峰上

據《馬巷廳志》,「在十八都,明江夏侯周德興造,為司城。周一百八十丈,基廣一仗一尺,高一丈七尺,窩舖四,門一。久廢。」然而許志仁在他的碩士論文則表示,「其城牆周長九十五丈,寬一丈,高一丈五尺,並設有四間窩鋪,西邊為聚落,北東南三面臨海。」二造相比之下,《馬巷廳志》180丈規模較大。

據《泉州府志》得知,「明世宗三十九年,以兵興用人的緣故,裁減了三十名兵額,扣銀並改用布政司充餉,後來又裁減五十名。嘉靖四十二年,各司只留十二名,以備哨探盤詰。到了明神宗萬曆九年,陳坑、田浦都被併司裁革,只有峰上存三十八名、官澳存三十二名、列嶼存十九名。」可見峰上較其他巡檢司城在當時防務為重。

據村民表示,康熙2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遭到毀壞,後來據說殘存石材在民國38年(1949年)以後被搬去建碉堡,原址設有軍營,現已沒有遺跡殘留,但有留下「城頂」、「城邊田」等舊地名;與田浦巡檢司城同,於2013年修復後,有「金門小長城」封號,近年來已成為著名觀光打卡景點。

二、金沙鎮:田浦

據《馬巷廳志》「在十八都,明江夏侯周德興造,為司城。周一百六十丈,基廣一仗,高一丈八尺,窩舖四,東西門二。今城基尚存。」為少數幾座巡檢司城保存較為完整。根據許志仁與峰上同,於康熙2年(1663年)遭毀。

民國38年(1949年)國軍進駐後,田浦成了重要軍事據點。據村民表示,兩蔣巡視田浦時,認為城垣破舊,為此駐軍才加以整修,當時整修工法,就是正公所所稱漿砌塊石,漿就是水泥沙漿。

蔡榮英表示,田浦巡檢司城的形成與存在因素是與中國鄰近的國家日本有關。江柏煒亦有相似說法,日本在建武中興(1334-1337年間)失敗後,陷入南北對勢的局面,由於戰亂連年民生凋敝,流民與戰敗的武士軍卒,相率亡命入海掠奪財貨,發展成有計畫、有指揮系統的海上武裝盜團。至此,田浦巡檢司城具有防禦功能。從《馬巷廳志》更可找出田浦巡檢司配兵增減如下表所示。

表2 田浦巡檢司配兵增減表

年代 田浦巡檢司配兵
明洪武20年(1387) 設九品巡檢員,司吏一名,弓兵100名
嘉靖39年(1530) 設九品巡檢員,司吏一名,弓兵70名
嘉靖39至41年(1560-1562) 設九品巡檢員,司吏一名,弓兵20名
嘉靖42年(1563) 兵12名
萬曆9年(1581) 裁革
萬曆至乾隆年間(1573-1799) 兵制不明(但鄭成功入金厦與康熙3年至22年居民內遷)
大約乾隆年間(1711-1799) 田浦設汛、煙墩、配兵13名

資料來源:整理自《馬巷廳志》

蔡榮英訪談耆老對於巡檢城座向有更深入調查,耆老柯能靜表示,「以早的城門,有二門,一個在祖墓後這門叫『鎮海門』向西,一個門向東叫『觀日門』,鎮海門在國軍修內城時敲去,城門的大石條拿去做城牆地基,寫鎮海門的石頭,我撿去放王家(門牌12號)牆邊,後來讓國軍拿去作城牆,不知作在哪,內城沒變大,是照原本規模修理,本來要作耳(指城垛),因為部隊二年到,作不及,就沒作,外城早沒,是國軍去四處炸山搬石頭來起來。」現在鎮海門位置還在,用鐵架門現為排水溝口。「今田浦內城有四門,東、西各一,南邊有二門,南邊門為國軍起。」百姓從內城要位南邊的門有一全日開放通行,今內城門前有鐵門為管制,當時管制,從不得隨意進出,東面、西面可自由進出方便內城下海、牽牛種作。

2009年金沙鎮公所推動「田浦古城景觀改善暨軍事遺蹟保存工程」,獲交通部觀光局與金門縣政府補助,歷時一年半於2011年3月完工驗收,該工程除了整修原有設施外,主要還增築了東西城門……。竣工後,為地區首座修復成功古城池,僅次2013年峰上巡檢司城。

三、金沙鎮:官澳

據《馬巷廳志》,「在十七都,去峰上二十里。《閩書云:峰上民勇戰鬥,置精兵其處,倭來必不敢越而攻官澳,然非官澳則峰上之守亦孤,唇齒相依也。城亦明江夏侯周德興造,為司城,周一百六十丈,基廣六尺五寸,窩舖四,南北門二。久廢。」

《泉州府志》得知,倭寇掠劫最慘重為嘉靖39年(1560年)3月23日倭寇從料羅登岸,26日劫肆西倉、西洪、林兜、湖前諸鄉社,死者數百人;28日復有倭艘自石壁兜登岸,再劫平林、陽翟等十七都諸鄉,最後攻陷官澳巡檢司城,「縱火屠城,自夜至旦,刀斧挺擊,積屍與城埒,城外亦縱橫二里許,婦女相攜投於海者無數」,整個金門東半島,幾被洗劫一空,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守軍無人馳援。

興建年代有二種說法。一說為明洪武20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25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2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遺址遭到毀壞,現已不存。黃振良與王建成也又類似說法,官澳巡檢司舊址早廢,遺址也難以尋覓,在村後的天魔山遠眺……。

四、金沙鎮:陳坑

據《馬巷廳志》,「在十八都,明江夏侯周德興造,為司城。周九十五丈,基廣一仗,高一丈五尺,窩舖四,門一。」根據金門縣府文化局得知,設有一門,城牆周長153丈、寬一丈一尺、高一丈七尺,設有四間窩鋪。成功村的居民指稱金門日報社現址仍然保存有當年營城的部分石構件。金湖鎮民代表會於上個定期會會期提出專案辦理《陳坑巡檢司城調查研究與復建計畫》乙案,近日,公所整理金門日報社旁的雜木林時確認有夯土牆基,也因此找出了拼湊當地歷史全貌的其中一片拼圖。相較《馬巷廳志》周長153丈規模為大。

興建時間與位置優越。據金門縣府文化局表示,陳坑巡檢司興建於明洪武20年(1387年),裁撤於明萬曆9年(1581年),推測毀於清康熙2年(1663年);再則,黃振良與王建成在《邂逅陳坑漁村》更指出,從位置上看,陳坑巡檢司位於南海岸中點,是海陸交通的要衝具有三項優越條件,分別是擁有金門中央位置、海路交叉點及高聳地勢。

2022年1月止,田浦、峰上分別在2011年及2013年在當地復建了城牆,以表徵昔日巡檢司城就在該處,官澳巡檢司舊址地處馬山觀測所一帶,陳坑巡檢司則久處荒煙漫草中。據黃振良與王建成,陳坑巡檢司遺址應是位在今金門日報社範圍內加上以東臨近海岸部分。今日陳坑居民在其周圍鄰近地名中,位在報社外的地點,有名「東城角」者,應該就是當初城東角落的地點。

五、烈嶼鄉:列嶼

據《馬巷廳志》指出,「在二十都,明江夏侯周德興造,為司城。周一百八十丈,基廣一仗一尺,高一丈七尺,窩舖四,門一。今廢。」值得一提的是,《馬巷廳志》列嶼巡檢司城記載,相較於林英生故每一面的城牆長度約一百多公尺左右,地基寬度十一尺,合約3.66公尺,城牆高十二尺,合4公尺,矗立於山頂上……。」

舊址位於現今何處?林英生指出大山頂營區即巡檢司城過去舊址。表示,「烈嶼巡檢司城建在吳山頂上,故吳山別稱城仔山,但它們都是古地名,經由考據和訪談耆老,證實吳山頂即今日之大山頂(按:大山頂附近現在仍有部份耆老稱其為城仔頂,在南塘村東)。故知吳山頂、城仔頂和大山頂三者名稱雖不同,指的卻是同一處,只是古今地名的演替所造成的些許混淆。又「實地考察和訪談耆老知今日大山頂營區即巡檢司城之舊址,只是城基被後來興建的陣地所掩埋,調查人員在距營門不遠的道路右側土堆中發現當時所用的築城材料三合土石塊,該材料與田浦城殘存的城牆材料相同,知其為同時代的產物,可為佐證。」

黃振良與王建成也有不同的說法,認為烈嶼巡檢司城舊址在烈嶼的陽山頂上,是五處巡檢司唯一不著村落的巡檢司城。陽山位於烈嶼南海岸,其附近海岸即地質景觀特殊的「東崗」。遺址的二種說法非本文文旨,針對不同的說法表示尊重,不再贅述。

毀壞時間?林英生「鄭成功據金廈與清廷抗拒者凡18年,清康熙2年(公元1662年),攻金廈,清兵入島拆城毀屋,迫令遺民悉遷入界內,金門遂墟。故烈嶼巡檢司城由興建至城毀,共歷275年。」

又據《烈嶼鄉志》指出,「明代中葉以後,巡檢司因徒具虛名而有裁廢之議。明萬曆9年,明代先裁格陳坑、田浦兩巡檢司,後來又將烈嶼巡檢司移於石潯,官澳巡檢司在清朝中葉殆已殘破不堪。如今烈嶼之『城仔角』,應是明朝巡檢司寨之遺留,觀之,令人不勝唏噓。」

表3峰上與田浦巡檢司城比較

年代 峰上 田浦
興建年代 創建是從洪武20年 (1387 年),江夏侯周德興奉旨建城,到21年完工。 距今已有六百一十餘年。 明初倭夷入寇,洪武20年(1387),江夏侯周德興奉旨建城,到21年完工,距今已有六百一十餘年。
歷史沿革 峰上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金湖鎮峰上。 興建為明洪武20年 (1387 年),民國38年國軍駐紮金門後,爲防禦工事需求拆除城牆,興 建碉堡,目前僅剩下 田浦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金沙鎮田浦。
興建為明洪武20年(1387 年),後於清康熙2年(1663 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但其遺跡尚存,民國時期中華民國國軍在城跡上重築城垣,並建有碉堡等設施。
周長 九十五丈(304 公尺) 一百五十丈(480 公尺)
城牆 單層式
城牆厚度 一丈(3.2 公尺)
城門位置 東、西
城牆砌法 順丁砌築及混合丁砌 丁字砌
構材 黃花崗石為主

資料來源:薛惠兒,《峰上巡檢司城調查研究報告暨修護計畫》

揆諸上述得知,金沙鎮巡檢司數量最多有三座,規模最小城池為陳坑巡檢司僅九十五丈,最先被裁廢為陳坑與田浦二座巡檢司,最早受毀壞之巡檢司城為列嶼城於清康熙2年(1662年),目前唯二修復完成之城池為峰上(2013年)與田浦(2011年),二座被視為「金門版小長城」之巡檢司都成了現今遊客必訪景點,如建築師薛惠兒對二座巡檢司有相關調查研究;至於陳坑如同前述在去年(2021年)8月由金湖鎮公所專案辦理《陳坑巡檢司城調查研究與復建計畫》會同專家、學者拼湊出大概全貌,且已確認夯土牆基,城池範圍約在金門日報印刷廠後的將軍廟(東宮)一帶,期盼後續得到縣府文化局或中央文化部資金挹注整建修復,還原歷史全貌,重現地區第三座小長城。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