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習近平會上鉤入侵台灣嗎?(譚傳毅)

據《金融時報》6月15日引述知情人透露,習近平於2023年4月告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
據《金融時報》6月15日引述知情人透露,習近平於2023年4月告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

獨家報導 譚傳毅/評論

據《金融時報》6月15日引述知情人透露,習近平於2023年4月告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

暫不論這條遲來的新聞真偽與否,光是超過1年的時間差即可知,對於習近平而言,武統台灣並不是一件緊急而又急迫的事情。如果習近平和普丁對烏克蘭事情上一樣火急火燎,解放軍早就開打了。

這說明了一些事實:第一,習近平非常瞭解「兵凶戰危」的意義。第二,大國比拼的不是眼前的短暫利益,而是長治久安。第三,在解放軍軍力尚未碾壓性超越美軍之前,將不會輕易對台動武。

兵凶戰危,故需定力與慎戰

兵凶戰危語出漢•晁錯《言兵事疏》:「雖然,兵,凶器;戰,危事也。故以大為小,以彊(强)為弱,在俛卬(俯仰)之間耳。」表示戰爭極其凶險可怕。

所謂「在俛卬(俯仰)之間」,強調在極短的時間內事物可以發生極大的變化。若要強調武統台灣這件事情所發生的變化,那就是在「一低頭、一抬頭」之間。現在回頭來看「以大為小、以彊為弱」,意思是從大變成小、從彊變成弱,只在「俯仰之間」。

無論是大或是小、強還是弱,是個瞬間的事情。抬頭,固然是一種志氣和勇氣,低頭,更需要底氣與謀略。想要在瞬間改變事情,首先需要超凡的「定力」,也就是維持「穩」的狀態而不亂。

例如漢代七王之亂,漢軍統帥周亞夫在昌邑之戰中,吳楚聯軍多次挑戰,欲激怒周亞夫出兵決戰,周亞夫按兵不動。當吳楚聯軍自行撤退,周亞夫當即揮軍擊潰吳楚30萬大軍。這就是周亞夫的「戰略定力」。

歷史上類似的故事多了去了,只要多讀一些中國歷史,自然就會了解為啥習近平對馮德萊恩說:「美國正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的戰略定力。

戰略定力是中國特有的概念,具體表現之一在於慎戰。《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領導人具備定力才能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中國和美國之不同,因為中國傳統思想強調慎戰,而不是把武力當作外交工具。老子主張慎戰(第29章):「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這句話就是要告誡大家,戰爭是不可妄為,妄為者必敗。老子所推崇的不爭、慎戰、不戰概念,代表了典型的中國智慧。

孫子也非常強調慎戰思想:「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他不崇拜武力,也不迷信使用武力。慎戰思想一直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戰爭觀,到現在也是如此。不爭、慎戰、不戰並不表示不使用武力,如前所示,武力使用只在「俯仰之間」,若要簡單的解釋為「首戰即終戰」也可以;如果武統戰爭不能得到台灣民心、並對日後治理造成困擾,寧可低頭!

在台灣問題上,台灣是美國的棋子與馬前卒,美國大兵不會為了台灣犧牲,這是整體的大方向判斷。而相反的,習近平所考慮的不只是簡單的戰爭而已,還有戰後的民心與治理,絕非簡單的武力使用就可解決。

必須爭取台灣民心

美國外交是為了國家利益服務的工具,更是為了競逐國家權力的鬥爭。美國外交從來就不可能是和平融合的,而是暴力的展現。

因此,外交不僅是一篇的宣言,而是無數血淋淋炮彈的展示,同時還指涉美國與中國之間政治目的的競合;透過競合過程,美國以武力壓迫中國「低頭」,這就是美國外交。看看二戰後美國所介入或發起的戰爭,哪次不是搞得對手家園盡毀生靈塗炭?而中國人可以同樣的方式對付台灣人嗎?答案當然是不可以!

既然「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那麼,近年解放軍圍島軍演的目標又是什麼呢?答案也很顯然易見:完全就是針對「非中國人」的台獨勢力。

台獨勢力非常清楚這點,但卻說不出口,只好透過各種方式洗腦和綁架台灣人,一方面灌輸台獨意識、但是在另方面把台灣人綁在台獨戰車之上,造成「舉國一致」的假象。政客提供子彈、普羅家庭提供役男參戰,分工有序。一切之惡均始自於國家!

最可惡的是,當科技不斷進步,現代戰爭已經無需動用大量人力資源之際,大量無人載台例如戰鬥機器人、無人艇、無人機、無人潛艇出現在戰場,而民進黨政府卻仍執迷於人力密集戰爭思維,妄圖以國軍弟兄血肉之軀對抗解放軍無人載台。特別是在巷戰中,解放軍戰鬥機器人協同各類無人機作戰…,這場景簡直就是屠殺。

一戰導致平民死亡約1300萬,軍人死亡約850萬,是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二戰期間的死亡人數不清楚,雖然約20億人口捲入戰爭、發生原子彈炸死許多日本平民事件,只知道一戰的平民死亡總人數遠高於二戰。

之後,因戰爭死亡的平民人數不斷降低,到了近代高科技戰爭時期,子彈幾乎可以辨認平民或軍人;我們可以預期,平民死亡人數將會大幅降低。未來若真有武統戰爭這種事情,區分軍人與平民將會是解放軍的重要課題。

所謂的「兵凶戰危」就在習近平「俯仰之間」,武統方法和手段方面絕對沒有問題,問題是時機。

解放軍軍力必須碾壓美軍

早10年前,解放軍已相當強大,但還不構成美軍的對手,就像「中國崛起」一樣。到底中國何時崛起的?

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可能連中國自己也搞不清楚;大概就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世人突然發現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中國崛起」才有真正意義。同樣的,過去解放軍無論是在思想上或是軍工發展,無一不是摸著美國石頭過河,直到某天,中國人發現前面的美國石頭不見了,驀然回首才驚覺,原來自己就是領跑者。

例如2006年,美國一個偵察衛星被解放軍雷射照射「致盲」,這大概是潘朵拉魔盒第一次被打開。中國大陸對於雷射的研究很早就已經開始了,至少在1964年左右,之後無論是雷射功率及其小型化的研究,進步飛速。

其它領域軍工也是如此,例如相位陣列雷達研發。世界上第一台相位陣列雷達是美國的鋪路爪雷達,也就是樂山基地的同款雷達,但之後就沒有了下文。

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尋求和以色列合作開發「費爾康」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後來美國公然反對此項計畫,中國只好自行研發。直到2003年,中國第一艘裝備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驅逐艦052C下水,標誌解放軍海軍雷達與電磁能力超越美國海軍。

而在同時期,美海軍才列裝被動相位陣列雷達(PESA),其T/R(收發)元件使用砷化鎵技術,僅有阿利伯克3型驅逐艦開始裝備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T/R元件使用更先進的氮化鎵技術,但僅此1艘而已。後續艦船發展如何令人擔心,因為中國禁止出口鎵與鍺,而中國供應全世界超過90%的金屬鎵。

解放軍驅逐艦全都裝備氮化鎵技術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不僅探測距離更遠、功率更大,還可以充當微波(電磁)武器使用,其強大功率不僅可以燒毀對手電子元器件、大面積癱瘓無人載台,這就是為什麼正當「美菲肩並肩軍演」期間、解放軍派了3艘055大驅以及1艘052D驅逐艦進入南海,美海軍羅斯福號航母和雷根號航母戰鬥群駛離南海的原因。

在體系作戰中,這4艘驅逐艦出現的背後必然包括其它相對應兵力:護衛艦、補給艦、電子偵察船、水下潛艇、空中掩護、地面打擊兵力支援等,整體作戰實力絕對超過美國2個航母戰鬥群。

再想想055大驅所攜帶的導彈與電磁武器,儘管解放軍沒有派出航母戰鬥群迎戰,光憑這4艘驅逐艦就足以驅趕2個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可見美軍在西太地區存在將越來越虛無;同樣的,對於台海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弱。

解放軍不僅在雷射武器與雷達技術方面遠超美軍,其它領域也是如此,例如導彈技術、航空航太、水下載台等,不是正在趕超中、不然就是已經超越,除了航母數量還落後美軍,只要在中國附近作戰,美軍幾乎沒有勝算。

結論

解放軍有無能力擊潰美軍,只有打了才知道。從美軍航母戰鬥群兩度避開解放軍海軍事情可以看出,兩軍在「看不見」戰場上的鬥爭其實非常激烈,而且結局可能是美軍落敗,只是美國不願意承認。

既然美國幾乎喪失對西太地區的控制能力,為何習近平「不上鉤」?既然武統只是「俯仰之間」的事情,為何習近平不動手?答案就是:戰略定力、慎戰思想、爭取台灣民心。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獨家報導新聞網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獨家報導集團立場※


更多《獨家報導》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