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麻鷺寶寶長大去哪啦 動物園標記追蹤

幫黑冠麻鷺繫上標記就能知道寶寶長大後去了哪裡。(動物園提供)

獨家報導文:編輯部

北市立動物園園區內,今年共發現3個黑冠麻鷺的巢,順利繁殖出5隻幼鳥。為了解幼鳥離巢後去了哪裡,動物園與臺灣大學森林系野生動物研究室合作,進行形質測量與標記工作,如有民眾看到黑冠麻鷺,尤其是腳上有色環標記的個體,請協助到「目擊回報系統」填報。

動物園表示,黑冠麻鷺在北市動物園內已經是常客,今年除了每年都被選中的相思樹外,保育員在相距不遠處還發現2個巢。這3個黑冠麻鷺的巢內,本來都孵化出3隻雛鳥,但新的這2巢最後只順利帶大1隻幼鳥,而在老地方育雛的這對親鳥或許經驗較為豐富,3隻幼鳥都順利帶到離巢。

動物園指出,黑冠麻鷺不怕人的習性容易遇到致命危機,去年繫放的雛鳥「黑綠橘」,離巢後沒有多久即遭到路殺,而去年繫放的另一隻黑冠麻鷺「白綠橘」,則是飛到新竹芎林後,曾被民眾目擊。

臺大森林系野生動物研究室在6月中旬幫雛鳥上腳環,由於鳥巢的位置很高,動物園還動用吊車才順利讓研究人員完成標記的工作,包括為雛鳥進行形質測量並繫上色環。今年共繫放2隻雛鳥,牠們腳上的色環分別是:「綠橘綠」 與 「藍藍綠」,成長較快的另外3隻雛鳥已經會飛,看到吊車靠近就趕緊拍拍翅膀飛走了。

動物園說,黑冠麻鷺近年來持續在都會區較不受干擾的綠地繁殖,數量明顯增加,也逐漸成為校園、公園、甚至街道巷弄裡常見的鳥類。牠們生性機警、隱密,喜歡安靜的獨自在樹林底層、或是鬆軟的泥土地面上覓食,食物主要是蚯蚓等無脊椎動物,3~9月為繁殖期,巢由樹枝堆疊於樹杈間,一夫一妻共同築巢、孵卵、育雛,一窩可產卵2~6枚,卵白色有褐色斑點,孵化期28~32天。

為瞭解黑冠麻鷺雛鳥離巢以後往哪裡去(播遷),研究人員特別為牠們進行繫放的工作。動物園希望大家在看到黑冠麻鷺的時候,可以留意牠們的腳上是否有代表身分的色環,同時協助回報目擊位置。透過標記追蹤研究,就有機會知道牠們移動到哪裡去,以及和誰配對生小孩等狀況,「黑冠麻鷺目擊回報系統」網址歡迎大家一起追縱與分享黑冠麻鷺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