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海洋棲地 澎縣人工栽培馬尾藻

工作人員進行馬尾藻礁海域復育。

獨家報導文、圖:編輯部

護海洋生態為近年縣府大力重視的一環,除在3個月內清除4萬公尺海底覆網,也致力於海洋棲地復育,受漁業署委託,於作為海膽保護區的烏崁栽培漁業區,辦理2017世界海洋日海洋棲地復育活動,並攜手澎湖科技大學調查烏崁栽培漁業區海藻相,提供保護區海膽食物來源,建立海藻相共計61種,同時投入馬尾藻人工藻礁之研究。

澎湖水質清澈無汙染,極適合發展大型海藻養殖,所屬水產種苗繁殖場長期投入大型海藻量產研究,目前已確立長葉紫菜、海葡萄及長心卡帕藻等量產技術,並輔導漁民養殖中,另外,現階段也投入青海菜、鋸齒麒麟菜及馬尾藻等海藻類量產研究。

馬尾藻作為海域中基礎生產者,可吸收水中營養鹽,形成海藻床吸引魚類聚集棲息,亦能提供海洋生物食物來源。馬尾藻富含碘、鉀、甘露醇和褐藻多醣,廣泛應用於醫藥及食品等工業。目前相關報告集中探討其營養價值及生態環境,人工養殖相關內容著墨不多。縣內水產種苗繁殖場已掌握馬尾藻有性生殖育苗技術,目前正開發種苗量產及海域復育技術,若能確立此技術,未來可望推廣養殖及進行人工藻床海域復育,增進使海藻資源維護及利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