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傳媒花東新聞)【記者劉百瑞/花蓮報導】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提升,一般家庭垃圾中廚餘比例約占 1 至 2 成。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呼籲民眾落實廚餘分類與回收,減輕垃圾處理成本,並將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回饋鄉親。近年透過破袋稽查與抽檢,廚餘在垃圾中占比持續下降,大幅提升再利用效能。
環保科技園區的高效廚餘堆肥廠,將家戶廚餘製成獲農委會核發登記證的「洄瀾好肥牌有機質肥料」,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 11 項「永續城鄉」與第 12 項「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環保局也補助多處機關、社區與學校成立廚餘堆肥示範點,並辦理傳統堆肥宣導,鼓勵民眾 DIY 製作土壤改良劑復育大地。

縣長徐榛蔚表示,縣府透過產學合作推廣微生物菌水與廚餘液肥技術,導入各級學校、政府機關與社區,培育基層操作人才,建立菌水與液肥轉化流程。花蓮也將加入全球「千分之四倡議(4 per 1000 Initiative)」,提升土壤有機碳以對抗氣候變遷,讓世界看見臺灣在固碳與低碳農業的貢獻。花蓮正以廚餘為起點,從在地出發、連結國際,邁向 2050 淨零碳排的永續目標。